培訓擷萃 | 江函育老師“非暴力溝通”分享課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HVBAN市場部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12-12 11:08
- 訪問量:197
培訓擷萃 | 江函育老師“非暴力溝通”分享課
【概要描述】12月6日,與江老師一起,學習“愛的語言”,遇見“更好的自己”!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HVBAN市場部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12-12 11:08
- 訪問量:197
在生活中,
明明是關心,卻硬生生演成了責備;
在職場中,
明明是認可,話出口時卻成了挖苦。
我們都深有感觸,
指責、嘲笑、否定、說教、貼標簽,
在工作或生活中,無所不在。
我們可能曾被語言所傷,
也可能因不慎言語傷害過別人。
為幫助管理者了解和掌握
“非暴力溝通”的方式方法,
促進管理者彼此間、上下級間
以及部門間的有效溝通、相互理解,
讓可能發生的“矛盾”,
能夠以“非暴力”的方式解決。
12月6日,在HVBAN人資部組織下,
培訓專家江函育老師
為慧邦公司全體管理人員,
帶來了一場《非暴力溝通》分享課程
“非暴力溝通”,
由著名的馬歇爾·盧森堡博士提出。
是一種使人們情意相通、互尊互愛、
和諧相處的溝通方式。
倡導“讓愛融入生活”:
促使人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、
感受及需要。
在聆聽彼此心靈深處的需要的過程中,
人們便會發現彼此內心的柔情與善意,
從而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際關系。
觀察 感受 需要 請求
構成了“非暴力溝通”的“四大要素”。
我們在工作或生活中,
常常不會區分觀察與評論。
在與家人、同事、朋友相處時,
不自覺的站在俯視姿態的“道德至高點”,
向對方發表或心生評論。
所謂:品頭論足、略顯輕浮。
“不帶評論的觀察,
才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”,
不要習慣對他人的語言或行為
做出反應、更不要輕易評論,
而是記得——
先用“溫柔的觀察”去回應。
“糖果紙里包著的,不一定是糖”。
工作或生活中,
我們常常要面對“精神暴力”。
江老師說到,
“精神暴力”并非鏡花水月,它就在身邊。
當我們的需要或期待無法及時滿足時,
往往就會把它帶入語言或行為中。
精神暴力雖無可避,也無需逃避。
課程中教會了我們——
人的成長有階段之分,
一個人成熟的標志,
是學會做“生活的主人”:
意識到我們對自己負有完全責任,
但也無法為他人負責,
同樣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己身需要。
培訓之后,
大家對非暴力溝通都有了感性的認識,
這的確是一種神奇的溝通方式,
是“愛的語言”,
是打開理解的密碼。
也希望參訓的管理人員,
能夠將非暴力溝通技巧,
運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,
愛自己,愛他人,
愛生命,愛世界,
我們一起:
讓愛融入我們的生活,
與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。
- 在線留言
- 咨詢電話 0591-87716087
- 郵箱
- 返回頂部